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:2023-04-03
從人們經常說的話中,其實我們不難理解,不僅要隨時令,同時還要吃的健康。
清明五不吃
不認識的蕨菜
清明前后是蕨菜瘋長的時候,但是蕨菜它屬于一個大的類目,比如毛蕨、菜蕨、紫萁、西南風尾蕨、水蕨等,有些品種是不能吃的,像石松、問荊、葉蕨、木賊、毧毛陰地蕨、腫足蕨等,這些出現誤食的話,會出現中毒的一個現象。
我們熟知的蕨菜,偶爾嘗嘗鮮可以,但草酸含量很高,本身帶著一定毒性。
長時間存放的香椿
清明節前后,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野菜香椿。香椿剛冒芽時最值得吃,時間越往后,口感會變差,亞硝酸鹽也會大大增加。
采摘比較久的香椿不要去吃,不僅會變老,它亞硝酸鹽含量,會逐漸升高,存在一定危險性。
不熟的螺螄
清明節前后是吃螺螄的旺季。水里生長,細菌相對較多,吃的時候必須熟透。
不要直接炒一下,就直接拿出來吃,很容易帶來健康隱患。
受污染的野花
清明前后,看到很多人在樹上采摘各種野花,道路兩旁,廢水邊,或周邊環境較差的不能去吃。
可能帶有重金屬,尤其是空氣污染物比較多,把這樣的野花采摘回家吃,容易中毒。
未焯水的春筍
“嘗鮮無不道春筍”,清明前后,筍子開始破土而出。沒有焯水春筍不要吃,草酸含量極高,加上豐富的粗纖維,對老人和孩子都不是好的選擇。
建議,焯水后再烹飪。
清明前后,時令食物比較多,一些不認識、受污染,或者是本身需要烹飪熟透的,都要多留一個心眼,嘗鮮過程才能更加安全。
(來源: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
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