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:2023-03-11
□ 何竹梅
人勤春來早,三月植樹忙。這風和日麗、草長鶯飛的日子,正是種花植樹、綠化家園的好時節。種下一棵樹,增添一份綠,保護了生態,美化了環境,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。自然的生態需要呵護,政治的生態更需要平衡。新時代的黨員干部,本身成長于人民群眾這片厚實的土壤,更當為這片生態的發展作好綠化與美化。在又一個植樹節到來之際,黨員干部們不妨備好“初心使命”的有關“工具”,在人民群眾這片厚重而肥沃的土地上,精心植好“清廉”“慎思”“勤政”這三棵事業之樹。
植好一棵“清廉”樹,時時輕財律己。“富貴是無情之物,你看得他重,他害你越大;貧賤是耐久之交,你處得他好,他益你必多?!边@是《增廣賢文》中的名句,意思是說,錢財無情,如果鉆進錢眼不擇手段必受其害;貧賤考驗人心,經得起考驗必受其益。這句“賢文”啟迪我們要淡泊名利。本來,司馬遷所說:“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?!备毁F歷來為人們所追求,追求富貴無可厚非。但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?!比绻^度甚至不擇手段追求富貴就會帶來不良后果。但看那些把錢財看得至高無上的人,不是“在其位,謀其政”,而是“在其位,攬其錢”,毫無清廉之心,鮮有清廉之行。是故,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以革命先輩們為楷模,種好“清廉”這顆長青樹,“守得住貧窮,耐得住寂寞”,拋開世俗的富貴觀念,時時“輕財律己”,為心中的那份理想信念而努力,才不負時代不負“清”。
植好一棵“慎思”樹,處處守紀遵章。“話雖來到嘴邊,三思更好;事縱放得心下,再慎何妨!”這副勵志對聯告誡人們:做事一定要謹慎。曾幾何時,媒體曝光某某干部用公款賭博了,某某官員又因“妄議”而“下馬”了,如此種種,既違反黨紀黨章,又葬送自己的前程。他們究竟膽從何來?歸根結底就是目無紀律,毫無謹慎之心,把本來屬于人民群眾的權力據為己有。缺乏謹慎之心的人,常常將紀律章程拋之腦后,做事沒有標準,隨心所欲,我行我素,且聽不進別人的諫言。馬克·吐溫說:“永遠謹慎乃是至高無上的價值?!辈还苁巧钸€是工作中,謹慎的人做事往往會權衡利弊,三思而后行,與那種簡單的患得患失不是同一個道理。因此,黨員干部應當切實種好“慎思”之樹,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,在反復的“思”與“慎”之間,紀律、章程就會在心中扎根,做到處處“守紀遵章”,堅定的信仰才會形成,前行的腳步才會更加堅定。
植好一棵“勤政”樹,事事量寬身先。“業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毀于隨?!鼻趭^,自古為人們所推崇,上自帝王將相,下至黎民百姓,勤奮都是優良品德。對于為官執政者來說,有了“勤政”之心和“勤政”之行,就能夠在工作中煉得寬闊的度量,在下級或百姓面前身先士卒,率先垂范。荀況云:“不聞不若聞之,聞之不若見之,見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,學至于行而止矣?!薄坝谛卸埂?,不僅僅是學習之道,更是為政之道。說一千道一萬,如果不落實到行動上,則為空談;要落實行動,就得勤奮。黨員干部種好“勤政”之樹,就能從革命先輩們的奮斗中汲取精神養分,能夠吃苦耐勞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并能為之樂此不疲。為民路上的最美風景永遠都是由“勤政”構建的。
一樹新栽益四鄰,野夫如到舊山春。在這惠風和暢的三月,大家積極行動起來,在“種綠”“護綠”中維護生態、美化環境,澤惠蒼生。在氣正風清的政治生態環境中,在堅實肥沃的群眾土壤里,認真種好“清廉”“慎思”“勤政”這三棵信念之樹,并隨時為它們澆水培土,得益的就不僅僅是“四鄰”,而是偉大的事業和偉大的人民。
編輯:肖昂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